一、陷入“以貸養貸”的泥潭
什么是“以貸養貸”?
“以貸養貸”是指借款人由于無法償還原有貸款,通過申請新貸款來償還舊貸款的行為。這通常發生在債務高企、收入不足以覆蓋還款時,看似是資金周轉的臨時性補救措施,實則暗藏巨大風險。
男子借款20萬的悲慘經歷
武漢的高先生因生意虧損,征信逾期,無法正常貸款。在接到一個推銷放貸業務的電話后,他首筆借了20萬元,卻遭遇了“砍頭息”——實際放款18.8萬元,放款時要扣除首期利息、手續費共計1.2萬元。貸款當天,高先生就被催還首期款4.1萬,實際能支配的只有14.7萬元。 貸款期滿時,高先生因手里沒錢,被介紹給其他放貸者,借新款還舊款。他不斷陷入這個循環,累計借款1741.58萬,實際還款2887.6萬,卻仍被告知欠470多萬。放貸者甚至以他老婆孩子威脅繼續還款,他無奈報警。經警方調查,這些貸款的平均利息比國家規定的最高標準高出500多倍。
二、“以貸養貸”的風險與后果
債務負擔急劇增加
通過不斷借新債還舊債,債務總額會逐漸增加。每次借貸都附帶利息和手續費,這些額外費用會使總還款金額迅速膨脹。
信用記錄受損
頻繁借貸和逾期還款記錄會嚴重影響個人信用評分。低信用評分不僅會增加未來借貸的難度,還可能導致更高的貸款利率和更苛刻的貸款條件。
財務與心理壓力增加
不斷的借貸和還款會帶來巨大的財務壓力,這種壓力可能轉化為心理壓力,影響個人的生活質量和工作效率。長期處于高壓狀態下,借款人可能出現焦慮、抑郁等心理問題。
法律風險
如果借款人無法按時還款,可能會面臨債權人的法律訴訟。法院判決可能導致財產被查封、工資被扣押等強制執行措施。
社會關系受損
以貸養貸的行為可能導致個人與親友、同事之間的關系破裂。為了還債,借款人可能會向身邊的人借錢,增加了社交壓力和人際關系的緊張。
三、如何自救于“以貸養貸”的困境
提高警惕,識別陷阱
首先,要從源頭上杜絕這種行為。面對低息、無抵押、無擔保等誘人條件,要保持清醒頭腦,仔細審查貸款合同,避免陷入“砍頭息”、“套路貸”等陷阱。
尋求正規銀行貸款
如果已經陷入困境,可以嘗試通過正規的銀行貸款產品來解決問題。如公積金貸款、抵押貸款等,這些貸款通常利率較低,還款方式更靈活。
制定財務規劃
借款人應制定詳細的財務規劃,明確自己的收入和支出,合理安排還款計劃。避免盲目借貸,確保每筆貸款都能按時償還。
尋求專業債務重組服務
如果債務已經積累到一定程度,可以尋求專業的債務重組服務。與債權人協商調整還款計劃,延長還款期限或降低利率,以減輕還款壓力。
增加收入來源
通過兼職、副業等方式增加收入來源,是緩解還款壓力的有效途徑。借款人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兼職或創業項目,提高收入水平。
提高金融知識
借款人應不斷提高自身的金融知識,了解各種貸款產品的特點和風險。通過學習金融知識,增強風險意識,避免盲目借貸和陷入“以貸養貸”的困境。
四、案例分析:高先生的自救之路
高先生在陷入“以貸養貸”的困境后,選擇了報警。在警方的介入下,部分放貸者退還了部分款項,高先生的欠款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減輕。但更重要的是,高先生通過這一事件深刻認識到了“以貸養貸”的危害,開始積極尋求自救之路。 他通過正規銀行貸款重組了自己的債務,制定了詳細的還款計劃,并通過兼職和副業增加了收入來源。同時,他還積極學習金融知識,提高自己的風險意識,避免再次陷入類似的困境。
五、Q&A
Q1:什么是“砍頭息”? A1:“砍頭息”是指在貸款發放時,從本金中預先扣除的利息和費用。這導致借款人實際收到的貸款金額少于合同約定的金額。 Q2:如何判斷自己是否陷入“以貸養貸”的困境? A2:如果頻繁申請新貸款來償還舊貸款,并且債務總額不斷增加,就可能已經陷入“以貸養貸”的困境。 Q3:遇到“以貸養貸”問題,應該向誰求助? A3:遇到“以貸養貸”問題,可以向警方、消費者權益保護機構或專業的債務管理機構求助。他們可以提供法律咨詢、債務重組等服務,幫助借款人走出困境。 通過了解“以貸養貸”的風險與后果,以及掌握自救方法,我們可以更好地保護自己的財務安全。記住,債務問題不容小覷,一旦陷入困境,應積極尋求解決方案,避免情況進一步惡化。
文章評論 (1)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