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哈根達斯撤退背景與原因
1. 市場表現與撤店情況
哈根達斯自1996年進入中國市場以來,憑借其高端定位和精致門店,迅速在消費者心中樹立起高端形象。然而,近年來,哈根達斯卻陷入了撤店的困境。據統計,2024年至2025年,哈根達斯已經關閉了超80家門店,全國門店數量由巔峰期的400余家銳減至約260家。這一變化不僅發生在鄭州、北京、武漢、長沙等城市,也波及了其他一線城市和新一線城市。
2. 撤退原因分析
(1)消費趨勢下行與價格敏感 隨著消費趨勢的下行,年輕消費者越來越注重精明消費。哈根達斯的高昂定價,使得其在當前市場環境下顯得不夠親民。即便是在其門店內,最便宜的手裝冰淇淋也售價40多元,而創意冰淇淋菜式更是高達100元以上。這樣的價格,對于追求性價比的消費者來說,無疑是一個不小的負擔。 (2)市場競爭加劇與品牌老化 冰淇淋市場的競爭日益激烈,不僅有DQ、波比艾斯等中高端品牌的崛起,還有以伊利、蒙牛為代表的傳統預包裝冰淇淋品牌的持續發力。這些品牌不僅深諳中國本土口味偏好,還極為擅長營銷,通過聯名、網紅打卡等玩法精準捕獲年輕消費者的心。相比之下,哈根達斯的核心菜單依然是香草、巧克力、草莓等經典口味,創新速度遠遠落后于市場變化。此外,哈根達斯作為老牌高端冰淇淋品牌,也面臨著品牌老化的問題。對于Z時代的消費者來說,哈根達斯更像是父母輩的品牌,不夠新潮。 (3)定價策略與消費者認知差異 哈根達斯在中國市場的高定價策略,與其在其他國家的定價存在顯著差異。在美國和日本等國家,哈根達斯走的是親民平價路線,而在中國卻賣高價。這種定價策略不僅讓消費者感到不滿,也損害了哈根達斯的品牌形象。在信息發達的時代,這種割韭菜的方式顯然行不通。
二、未來冰淇淋市場格局變化
1. 市場規模與增長動力
預計未來幾年,中國冰淇淋市場規模將持續增長。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預測,2025年中國冰淇淋市場規模將突破2200億元,2030年更有望達到2500億元,躍居全球最大冰淇淋消費市場。這一增長動力主要來源于消費場景的擴展、價格帶的分化以及區域市場的爆發。
2. 競爭格局與品牌策略
(1)頭部企業“筑墻”與新興品牌“破圈” 冰淇淋市場的競爭格局正呈現“兩超多強”的局面。伊利、蒙牛等頭部企業通過并購區域品牌、渠道下沉等方式實現規模擴張;而哈根達斯、雀巢等國際品牌則聚焦超高端市場,利用AI個性化推薦系統提升復購率。同時,以鐘薛高、冰語星球為代表的新興品牌也在快速崛起,通過社交媒體營銷實現彎道超車。 (2)產品創新與健康化趨勢 隨著消費者健康意識的提升,冰淇淋產品也在向健康化、功能化方向發展。乳脂成本上漲倒逼企業采用合成生物學技術降低脂肪含量;而代糖成本的下降則推動了零卡產品的普及。此外,植物基冰淇淋、凍干果粒技術等創新產品也在不斷涌現,滿足了消費者對于口感和品質的雙重需求。 (3)線上線下一體化與體驗經濟 O2O模式(前置倉+即時配送)和社交電商的興起,使得冰淇淋產品的銷售渠道更加多元化。消費者不僅可以在線下門店購買到心儀的產品,還可以通過線上平臺享受便捷的購物體驗。同時,快閃店、主題店等新型零售業態也在不斷涌現,為消費者提供了更加豐富的消費場景和體驗。
3. 哈根達斯未來策略建議
面對市場的變化和挑戰,哈根達斯需要調整其市場策略以適應新的消費需求。一方面,哈根達斯可以考慮下放身段開發親民價格的產品線,以吸引更多的消費者;另一方面,也可以通過創立子品牌的方式保持其高端形象的同時沖擊銷量。此外,加強產品創新、提升營銷效果也是哈根達斯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
三、結論與展望
哈根達斯的撤退反映了冰淇淋市場格局的深刻變化。隨著消費趨勢的下行和市場競爭的加劇,高端冰淇淋品牌需要更加注重性價比和消費者體驗的提升。同時,健康化、功能化、場景化也將成為未來冰淇淋市場的重要增長動力。對于哈根達斯來說,調整市場策略、加強產品創新、提升營銷效果將是其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而對于整個冰淇淋行業來說,適應市場變化、滿足消費者需求將是實現持續發展的關鍵所在。
文章評論 (5)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