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介紹
2025年6月,貴州省榕江縣遭遇了30年一遇的特大洪水,此次洪水是由持續強降雨及上游來水疊加影響所致。榕江縣位于珠江、長江兩大水系分水嶺,其縣城建立在都柳江、寨蒿河、平永河三江匯聚之處,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該縣在面臨洪水時尤為脆弱。
二、洪水規模對比
洪水流量與水位
- 洪峰流量:6月24日凌晨2時40分左右,洪峰流量高達5100立方米每秒的大洪水進入榕江縣興華鄉境內,防汛形勢異常嚴峻。縣域內平永河、寨蒿河、都柳江水位持續快速上漲,據預測,流量均已超過30年一遇洪水等級。
- 水位上漲速度:洪水迅速涌入榕江縣城,多處低洼地帶被淹,城中道路積水嚴重,部分地方的洪水水位已淹沒至街道紅綠燈桿的中段位置。
影響范圍
- 縣城受災情況:榕江縣城多處被淹,包括居民小區、沿街商鋪等,常馳廣場等繁華商業區也未能幸免,地下一層和一層被洪水浸泡。
- 交通中斷:G76廈蓉高速格都線廣西至貴州都勻方向K1264處猴子河特大橋因持續強降雨誘發山體滑坡,導致引橋發生垮塌,交通中斷。
三、救援行動對比
官方救援力量
- 消防救援:榕江縣消防救援大隊連夜參與救援,通過舟艇、繩索等裝備器材,積極轉移、疏散遇險群眾。黔東南州消防救援支隊也調派了跨區域增援力量。
- 武警官兵救援:武警黔東南支隊80余名官兵攜帶救生衣、沖鋒舟、皮劃艇等各類救援裝備器材連夜奔赴一線,緊急馳援榕江。
社會力量參與
- 公益組織:眾多公益組織積極參與應急救援行動,提供了必要的物資和人力支持。
- 民眾互助:周邊地區民眾也自發組織起來,為受災地區提供物資援助和志愿服務。
救援效果
- 人員轉移:截至6月24日晚上11點,榕江縣已轉移5.1萬人,有效減少了人員傷亡。
- 物資保障:救援行動迅速展開,確保了受災群眾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滿足。
四、經濟損失對比
直接經濟損失
- 商業損失:常馳廣場等商業區受災嚴重,商家損失慘重,部分店面被完全淹沒。
- 農業損失:洪水還導致大量農田被淹,農作物受損嚴重,影響了當地農業生產。
間接經濟損失
- 交通中斷影響:猴子河特大橋垮塌導致交通中斷,對當地及周邊地區的物流運輸和經濟活動造成了嚴重影響。
- 旅游業受損:貴州“村超”足球場被洪水淹沒,原定的比賽被迫取消或推遲,對當地旅游業造成了一定沖擊。
五、災后恢復對比
基礎設施搶修
- 電力搶修:電力部門實施安全性斷電的區域覆蓋了8個鄉鎮的29條輸電線路,目前正在加緊搶修。
- 交通恢復:應急、公安、交通運輸等部門已緊急赴猴子河特大橋垮塌現場指揮搶險,制定繞行方案。
社會秩序恢復
- 居民安置:受災群眾被迅速轉移至安置點或其他地勢較高的安全地帶,得到了妥善安置。
- 生活秩序恢復:經過一夜的搶險救援,榕江縣城道路上的積水已經退去,部分路段已經恢復半幅通行。商戶們正在陸陸續續地返回到門店里清理貨物,努力恢復生產生活秩序。
政策支持
- 國家層面:國家防總針對貴州啟動防汛四級應急響應,派出工作組趕赴貴州協助指導抗洪搶險工作。國家發改委緊急安排中央預算內投資1億元,支持貴州災區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災后應急恢復。
- 地方層面:榕江縣政府也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受災群眾重建家園和恢復生產。
六、預警與響應對比
預警機制
- 氣象預警:貴州省氣象臺提前發布了暴雨預警信息,為榕江縣政府和相關部門提供了寶貴的準備時間。
- 政府預警:榕江縣政府通過微信群、抖音等平臺發布預警信息,并組織人員安排低洼地區的人員和財產轉移。
應急響應
- 響應級別提升:榕江縣政府防汛抗旱指揮部從6月24日0時起,逐步將防汛應急響應級別從Ⅳ級提升至I級,體現了政府對災情的高度重視和迅速反應。
- 跨部門協作:在應急響應過程中,消防、武警、公益組織等多部門、多單位協同作戰,形成了強大的救援合力。
預警與響應效果
- 人員轉移及時:得益于有效的預警和響應機制,受災群眾得以迅速轉移至安全地帶,減少了人員傷亡。
- 救援行動高效:救援行動迅速展開,確保了受災群眾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滿足,為災后恢復工作奠定了堅實基礎。
七、總結與展望
貴州榕江特大洪水給當地帶來了嚴重的經濟損失和社會影響。然而,在政府和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救援行動迅速展開,災后恢復工作也在有條不紊地進行中。未來,榕江縣應進一步加強預警機制建設,提高應急響應能力,同時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提高防洪排澇能力,以更好地應對未來可能發生的自然災害。 (注:本文數據和信息均來源于公開報道和官方發布,如有不實之處,敬請諒解。)
文章評論 (4)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