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背景
自然災害背景
2025年6月10日下午,受梅雨帶影響,浙江衢州市迎來短時強降雨天氣。據監測數據顯示,從6月9日8時至10日18時,衢州全市面雨量達到41.4毫米,其中12個站點的雨量超過100毫米。強降雨導致衢江區杜澤、上方、峽川、雙橋等鄉鎮出現山洪、泥石流等災害,部分進村道路被沖毀,通行嚴重受阻。
人物背景
徐某英(后證實為徐梅英),女,62歲,時任浙江衢州市衢江區雙橋鄉雙橋村支委。她在雙橋村一網格任職多年,因工作認真負責、待人和善而廣受村民好評。2021年,徐梅英還榮獲“網格調解能手”的榮譽稱號。據悉,她原本計劃在本次村委會換屆中退休。
面臨的挑戰/問題
自然災害的突發性與嚴峻性
此次強降雨引發的山洪具有突發性強、破壞力大的特點。短時間內大量降水導致河水猛漲,形成山洪,對村莊安全構成嚴重威脅。部分進村道路被沖毀,使得救援和轉移工作面臨巨大挑戰。
群眾轉移的難度
在自然災害面前,迅速、有序地轉移群眾是減少人員傷亡的關鍵。然而,受地形、交通、時間等因素限制,群眾轉移工作往往面臨諸多困難。特別是在山區,道路狹窄且易受災害破壞,給轉移工作帶來極大不便。
村干部的安全風險
作為基層組織的領導者,村干部在自然災害應對中承擔著重要職責。他們不僅需要組織群眾轉移,還要確保自身安全。然而,在緊急情況下,村干部往往面臨極大的安全風險。
采用的策略/方法
啟動應急搶險措施
雙橋鄉政府在接到強降雨預警后,迅速啟動應急搶險措施。他們組織救援隊伍,準備救援物資,并啟動群眾轉移預案。同時,加強與上級部門的溝通協調,確保救援工作有序進行。
組織群眾轉移
在確認山洪災害后,雙橋鄉政府立即組織群眾轉移。他們通過廣播、電話、短信等方式通知村民,并指導村民沿安全路線撤離。在轉移過程中,救援人員還利用木梯、長木頭等簡易工具搭建臨時橋梁,確保群眾安全通過。
加強巡查與預警
為防止災害進一步擴大,雙橋鄉政府還加強了巡查與預警工作。他們組織人員定期對重點區域進行巡查,及時發現并報告險情。同時,加強與氣象、水利等部門的溝通協作,確保預警信息準確及時傳達。
實施過程與細節
徐某英的落水過程
6月10日14時許,徐梅英在勸導轉移雙橋村排門塢自然村群眾的過程中,因道路塌方不慎落水失聯。據與她一起巡邏的工作人員回憶,當時雨勢很大,路面濕滑。徐梅英走在前面,突然路面塌陷,她被洪水沖走。其他人想伸手抓住她,但未能成功。
全力搜救與善后工作
接到徐梅英失聯的報告后,雙橋鄉政府立即組織搜救隊伍前往事發地點進行搜救。他們利用船只、無人機等設備在附近水域進行搜尋。同時,加強與周邊地區的溝通協調,尋求更多救援力量支持。經過全力搜救,6月11日15時20分,徐梅英的遺體被找到。目前,當地正在處理善后工作,對徐梅英的家屬進行慰問和補償。
結果與成效評估
人員傷亡情況
此次山洪災害導致雙橋村部分房屋受損,道路中斷。在救援人員的努力下,共轉移受災群眾90戶216人,被困群眾已全部轉移至安全地帶。然而,徐梅英的不幸遇難給村莊帶來了沉重打擊。
社會影響
徐梅英的英勇事跡在當地引起了廣泛關注和深切哀悼。村民們紛紛表示,徐梅英平時工作認真負責,待人和善,是大家心目中的好干部。她的不幸遇難讓村民們深感痛心,也激發了大家共同抗擊自然災害的決心和信心。
經驗教訓
此次事件也暴露出了一些問題和教訓。一方面,自然災害應對中村干部的安全風險不容忽視。在緊急情況下,應加強對村干部的安全保障和培訓,提高他們的應急處理能力和自我保護意識。另一方面,群眾轉移工作仍需進一步加強。應完善轉移預案,提高轉移效率,確保群眾在災害面前能夠迅速、有序地撤離。
經驗總結與啟示
加強自然災害預警與防范
自然災害具有突發性和不可預測性,但加強預警與防范工作可以有效降低災害損失。政府應加強氣象、水利等部門的溝通協作,建立完善的預警機制和信息發布渠道。同時,加強對重點區域的巡查和監測,及時發現并報告險情。
提升村干部應急處理能力
村干部作為基層組織的領導者,在自然災害應對中承擔著重要職責。政府應加強對村干部的培訓和指導,提高他們的應急處理能力和自我保護意識。同時,建立完善的應急預案和救援機制,確保在緊急情況下能夠迅速響應和有效處置。
完善群眾轉移預案
群眾轉移是減少人員傷亡的關鍵措施之一。政府應完善群眾轉移預案,明確轉移路線、安置點和救援力量等要素。同時,加強對群眾的宣傳和教育,提高他們的防災減災意識和自救互救能力。在轉移過程中,要確保轉移工作有序進行,避免發生踩踏等次生災害。
強化社會參與與共建共治
自然災害應對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參與和努力。政府應鼓勵社會組織、企業和志愿者等社會力量參與災害應對工作,形成政府主導、社會參與的共建共治格局。同時,加強對社會力量的培訓和指導,提高他們的應急處理能力和協同作戰能力。
Q&A
Q1:徐梅英是在什么情況下落水的? A1:徐梅英在勸導轉移雙橋村排門塢自然村群眾的過程中,因道路塌方不慎落水失聯。當時雨勢很大,路面濕滑,導致她走在前面時突然路面塌陷,被洪水沖走。 Q2:此次山洪災害給雙橋村帶來了哪些影響? A2:此次山洪災害導致雙橋村部分房屋受損,道路中斷。在救援人員的努力下,共轉移受災群眾90戶216人。然而,徐梅英的不幸遇難給村莊帶來了沉重打擊。同時,災害也暴露出了一些問題和教訓,如自然災害應對中村干部的安全風險和群眾轉移工作的不足等。 通過本次案例研究,我們深刻認識到自然災害應對中村干部的重要性以及群眾轉移的挑戰與安全風險。政府應加強預警與防范工作、提升村干部應急處理能力、完善群眾轉移預案、強化社會參與與共建共治等方面的措施,以確保在自然災害面前能夠迅速、有效地保護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文章評論 (3)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