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背景
2025年6月6日,一架涂著廈門航空藍白涂裝的波音737MAX從美國西雅圖起飛,橫跨太平洋飛往中國,標志著波音在經歷數月的中美貿易關稅風暴后,重新開啟了對華飛機交付。此前,受中美貿易摩擦影響,波音公司曾面臨對華飛機交付的中斷,多架已完成噴漆、等待交付中國客戶的新飛機被退回美國。此次重啟交付,不僅關乎波音公司的市場表現,更是中美航空貿易關系的重要轉折點。
面臨的挑戰/問題
關稅風暴的沖擊
中美貿易戰中,特朗普政府將中國商品關稅提高到145%,中方隨即對美國商品征收125%的報復性關稅。對于一架價值5500萬美元的波音737MAX,加上125%的關稅后,價格將突破1.2億美元,遠超中國航司的承受能力。這場關稅風暴直接導致了波音對華飛機交付的中斷。
波音公司的經營困境
波音公司在經歷罷工、安全事故后,全年交付量暴跌34%。中國市場作為其最大的海外市場,積壓著大量待交付訂單。失去中國市場,對波音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此外,關稅戰還影響了波音飛機的維修成本,以及供應鏈的穩定,使波音的生產線面臨巨大壓力。
采用的策略/方法
中美經貿高官協商
面對關稅風暴帶來的挑戰,中美經貿高官在日內瓦舉行會談,雙方就降低關稅達成共識。這一共識為波音重啟對華飛機交付提供了契機。波音公司首席執行官奧特伯格在宣布中國將恢復接收波音飛機時表示,波音已為進口零件支付了關稅,但強調“當飛機再次出口時,大部分關稅可以收回”。
抓住關稅暫停的窗口期
中美達成的“90天關稅暫停期”是波音重啟對華飛機交付的核心轉折。波音公司利用這一窗口期,重啟了對華飛機的交付。這一策略不僅解決了中國市場的運力缺口,也緩解了波音的生存困境。
實施過程與細節
重啟交付的籌備工作
在得知中美就降低關稅達成共識后,波音公司迅速啟動了重啟對華飛機交付的籌備工作。包括重新安排飛機的生產計劃、調整供應鏈、與中國航空公司溝通交付細節等。此外,波音公司還加強了與中國相關部門的溝通,以確保交付過程的順利進行。
飛機的重新交付
6月6日,一架波音737MAX飛機從美國西雅圖起飛,經過夏威夷中轉后,最終抵達中國。這架飛機是原本在波音舟山工廠等待交付的新飛機,4月曾受中美關稅戰影響被退回美國。此次重新交付,標志著波音重啟對華飛機交付的正式實施。
結果與成效評估
波音公司的市場表現
波音重啟對華飛機交付后,其市場表現有所改善。一方面,波音公司重新贏得了中國市場的信任,穩定了其在全球航空市場的份額;另一方面,與中國航空公司的合作也為波音公司帶來了更多的訂單和收入,為其未來的研發和創新提供了資金支持。
對中國航空業的影響
波音飛機的重新交付對中國航空業也產生了積極影響。一方面,這有助于中國航空公司擴充機隊規模,提升運營能力和服務水平;另一方面,波音飛機的先進技術也將為中國航空業的發展提供借鑒和參考,促進中國航空技術的進步和創新。
經驗總結與啟示
中美貿易關系的重要性
波音重啟對華飛機交付的案例表明,中美貿易關系對于雙方企業都具有重要意義。雙方應加強溝通與合作,共同維護穩定的貿易環境,以促進雙方企業的共同發展。
靈活應對市場變化
面對市場變化,企業應保持靈活性,及時調整策略。波音公司在中美貿易戰中靈活應對,抓住關稅暫停的窗口期重啟對華飛機交付,成功緩解了公司的經營困境。
加強供應鏈管理
供應鏈的穩定是企業經營的重要保障。波音公司應進一步加強供應鏈管理,提高供應鏈的抗風險能力,以確保產品的順利交付和市場的穩定供應。
推動技術創新與進步
波音重啟對華飛機交付也為中國航空業提供了學習和借鑒的機會。中國航空業應抓住這一機遇,加強技術創新與進步,提高國產飛機的性能和競爭力,以更好地滿足市場需求。 本案例研究深入分析了波音重啟對華飛機交付的背景、面臨的挑戰、采用的策略及實施過程,并評估了實施效果。通過總結經驗教訓與啟示,本研究案例為其他企業在面對類似挑戰時提供了有益的參考和借鑒。
文章評論 (5)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