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認識被蛇咬傷的嚴重性
在戶外探險、農田勞作或日常生活中,不時有被蛇咬傷的事件發生。被無毒蛇咬傷,雖然通常只會引起疼痛和局部腫脹,但如果是被毒蛇咬傷,則可能引發頭暈、惡心、嘔吐、呼吸困難等嚴重癥狀,甚至危及生命。因此,一旦被蛇咬傷,正確的應急處理措施必不可少。
二、判斷蛇的種類
判斷依據
被蛇咬傷后,首先要判斷是被毒蛇咬傷,還是被無毒蛇咬傷。毒蛇咬傷通常會在傷口處留下兩個狹窄而深的牙痕,傷口周圍可能出現紅腫、疼痛、麻木等癥狀;而無毒蛇咬傷則通常只會留下兩排細小的牙痕,疼痛較輕。
注意事項
- 保持冷靜:即使判斷為無毒蛇咬傷,也建議盡快就醫,以防萬一。
- 避免驚擾蛇:在判斷過程中,盡量不要驚擾蛇,以免被其再次攻擊。
三、應急處理步驟
1. 停止活動,撥打急救電話
被蛇咬傷后,應立即坐下或臥下,停止奔跑或走動,以減少毒液在體內的擴散。同時,撥打急救電話,尋求專業醫療救助。
2. 局部包扎,阻斷毒液擴散
包扎方法
- 使用鞋帶、褲帶等物品:在傷口近心端上方超過一個關節處進行綁扎,阻斷毒液經靜脈和淋巴回流入心。
- 注意松緊度:包扎時不宜過緊,以免影響血液循環;每隔30分鐘左右應松解一次,再重新包扎。
注意事項
- 不要使用止血帶:止血帶容易造成局部組織壞死。
- 包扎位置:包扎位置應選在傷口近心端上方,避免毒液回流至心臟。
3. 沖洗傷口,排出毒素
沖洗方法
- 使用清水、肥皂水:立即用清水、肥皂水沖洗傷口及周圍皮膚,幫助排出毒素。
- 反復沖洗:沖洗時應反復進行,直到傷口表面清潔為止。
注意事項
- 避免使用酒精、碘酒等刺激性液體:這些液體可能會加重傷口疼痛,不利于毒素排出。
- 不要擠壓傷口:擠壓傷口可能導致毒液擴散。
4. 冰敷傷肢,減緩毒液吸收
在有條件的情況下,可以使用冰塊敷在傷肢上,使血管、淋巴管收縮,減慢蛇毒的吸收。冰敷時應避免冰塊直接接觸皮膚,以防凍傷。
5. 使用藥物,輔助治療
就醫后,醫生會根據蛇的種類和傷口情況,選擇合適的藥物進行治療。常用的藥物有蛇咬丸、蛇傷解毒片、季德勝蛇藥片等,這些藥物有助于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四、送醫治療與后續護理
送醫治療
經過初步處理后,應立即將傷者送往醫院,接受專業治療。醫生會根據傷口情況、毒蛇種類和傷者身體狀況,制定詳細的治療方案。治療方案可能包括注射抗蛇毒血清、使用抗生素預防感染、進行傷口清創等。
后續護理
- 注意休息:傷者應臥床休息,避免劇烈運動,以免加重傷口負擔。
- 飲食調理:保持飲食清淡,不要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大蒜等,以免刺激傷口,影響愈合。
- 心理調適:被毒蛇咬傷后,傷者可能會產生恐懼、焦慮等情緒。家屬應給予心理支持,幫助傷者度過難關。
五、常見問答
Q1:被無毒蛇咬傷也需要就醫嗎?
A1:雖然被無毒蛇咬傷通常只會引起疼痛和局部腫脹,但為了避免感染和其他潛在風險,建議盡快就醫。
Q2:如何判斷蛇是否有毒?
A2:毒蛇的頭部通常較大,呈三角形;無毒蛇的頭部則較小,呈橢圓形。此外,毒蛇的牙痕通常呈兩個狹窄而深的形狀,而無毒蛇的牙痕則呈兩排細小的形狀。
Q3:被毒蛇咬傷后,能自行擠壓傷口排毒嗎?
A3:不能。擠壓傷口可能導致毒液擴散,加重傷勢。正確的做法是使用清水、肥皂水等沖洗傷口,幫助排出毒素。
六、結語
被蛇咬傷后,正確的應急處理措施至關重要。通過掌握判斷蛇的種類、局部包扎、沖洗傷口、冰敷傷肢和送醫治療等步驟,我們可以最大程度地減少毒液帶來的傷害,保護生命安全。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還應提高警惕,做好預防措施,減少與蛇的接觸機會。
文章評論 (4)
發表評論